中國汽車出口情況及海外品牌力TOP10
2022年汽車產品出口情況
▍整車出口
從出口車型來看,所有車型均實現增長,乘用車繼續保持出口主體地位。根據海關數據,2022年,乘用車出口267.18萬輛,同比增長62.8%,占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80.4%,各類乘用車型出口均保持增長。
從出口市場來看,對“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國家及對歐洲澳新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汽車產品出口均實現大幅增長。根據海關數據,2022年,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和智利位列中國出口量前三位。2022年,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汽車210.26萬輛,同比增長45.4%,占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63.3%。
從出口主體來看,中國品牌骨干企業出口實現快速增長。根據中汽協會數據,2022年整車出口前十位企業中,上汽、奇瑞出口規模分別首次突破90萬輛和45萬輛,長安、東風出口量首次突破20萬輛/年,前十大出口企業同比增速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零部件產品出口
2022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整體實現微增,但對主要發達國家出口下降,增量主要來自新興市場。根據海關數據,2022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金額達956.88億美元,同比增長6.4%。作為中國汽車零部件的主要出口市場,發達國家出口額占比達五成以上,為52.3%。美國仍是第一大出口市場,出口額180.92億美元;其次是日本,出口額61.37億美元;第三是韓國,出口額48.8億美元。對沙特、馬來西亞、印尼、巴西、墨西哥等新興市場出口額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分產品來看,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金額前20種產品的出口額均實現增長。主要出口產品為輪胎、車身零件及附件、輪轂及零部件、發動機零部件、照明裝置、制動及懸掛系統零部件、線束等。在芯片短缺及俄烏沖突造成全球汽車產業鏈不穩定等不利因素影響下,中國汽車企業積極力保國內市場穩定供給,同時,也為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2023年預計將突破500萬輛
10月24日消息,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撰文稱,2023年9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50萬臺,出口增速36%的持續強增長。
圖源:崔東樹
2023年1-9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371萬臺,出口增速60%的持續強增長,已經超過2022年全年的340萬臺。2022年中國對俄羅斯出口16萬臺,2023年1-9月中國對俄羅斯汽車出口64萬臺,同比增長652%。9月中國對俄羅斯出口9.5萬臺車,同比增長589%,其中重卡和牽引車等出口暴增對俄羅斯貢獻巨大。
從銷量看,2017-2023年的出口是逐步回升的態勢,主要是歐洲的貢獻。2023年歐洲占比25%,加上俄羅斯后遠超其它地區。近期歐洲和北美發達市場的市場份額增長突出,發達國家的市場表現較強。而非洲和南美洲的表現相對回落。世界貧窮落后地方的出口需求不穩定不可持續。中國汽車出口的主力地區是歐洲地區,增量在經濟發達地區,目前發達地區走勢超強。貧困地區的非洲表現一般、南美較差、亞洲出口走弱。
圖源:崔東樹
中國新能源汽車海外品牌力TOP10
面對完全不同的市場,截然不同的文化,具有差異性的消費者訴求,在海外運營好自己的品牌也成為新能源車企新的挑戰。在看到中國制造不斷走向全球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品牌如何在海外打造自己的品牌力也值得關注。
圖源:國際品牌觀察
從近一年的全球品牌聲量(數據統計時間為2022年4月-2023年3月)來看,比亞迪和蔚來在上榜的十家新能源汽車出海品牌中全球品牌聲量較高,遙遙領先其他品牌;吉利、奇瑞聲量位于第二梯隊,小鵬、上汽聲量位于第三梯隊,其余4家新能源汽車品牌聲量相對較低。
圖源:國際品牌觀察
在同比去年的聲量變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不同車企出海營銷節奏。同比去年,哪吒的品牌聲量提升比例最高,達到321%;其次為比亞迪,品牌聲量提升比例為122%;第三位為紅旗,品牌聲量提升比例為102%。
圖源:國際品牌觀察
而在品牌口碑方面,各車企的表現又有較大不同。哪吒的全網口碑以超過60%的正面率領先其他車企;比亞迪、蔚來、小鵬汽車的正面率較低,為40%左右;而蔚來和奇瑞的負面率較高,超過10%。
圖源:國際品牌觀察
面對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和充滿挑戰的海外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出海任重而道遠。在不斷提升產品力的同時,品牌們也需要關注品牌力的打造,用好產品、好口碑征服海外消費者。
